高金-沃顿周

“East Meets West 高金-沃顿周”作为2019年“高金-沃顿互访项目”的后半程,本次课程聚焦快消、电商、医疗、人工智能、大数据、奢侈品、传统制造等行业,打通双方教学及实践资源,用3天半的课程和交流活动为参与者带来对企业营销、创业创新及投资市场的最新思考与洞察,并为SAIFer与沃顿学生打造深度碰撞及开放交流的平台。双方将发挥各自的学术及实践优势,共同形成兼具中国本土和全球视野的深度思考。

本次“East Meets West高金-沃顿周”是高金金融MBA海外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化办学是SAIF一贯坚持的宗旨和特色。为培养全球化的金融人才,让学员接触国际前沿的金融知识、拓展全球视野、锻炼跨文化合作、拓宽全球人际网络,SAIF将持续为在校生及校友提供包括学位项目、海外交换以及国际模块等丰富多彩的海外学习和国际交流机会。

三天半的课程中,沃顿和SAIF的同学们听了哪些课程?嘉宾们分享了什么观点?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课程速递 (I) ——聚焦未来新赛道
TMT(科技、媒体与通信)、教育行业

创世伙伴资本创始主管合伙人周炜指出,从过去将国外企业的商业模式复制到中国,到如今许多国外企业开始借鉴中国互联网产品,过去二十年中国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经历了高速发展。虽然创业者目前面临获客速度减慢,竞争愈发激烈等困难,但“新技术”+“新世代”的结合将会成为未来创业以及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机会点。
了解更多>>

课程速递 (II)
零售&健康医疗,未来的机会在哪里?

陈歆磊教授指出,2017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66万亿元,约占整个零售市场份额的27%;在美国这个比例仅为15%。相比美国,中国的传统零售业受电商冲击更大,原因在于从产业结构来看,中国传统零售业的集中程度更低。在美国,以沃尔玛为首的前20大零售企业销售额约占整个市场的60%(2013年)
了解更多>>

学生感言

“ 这是我第一次和那么多优秀的海外学生共同交流学习。我们组内的沃顿同学都有很强的背景,比如本科毕业于哈佛耶鲁等顶尖院校的学霸们,或是来自于高盛、谷歌、耐克等知名企业的行业精英。但大家都非常谦逊随和,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学习氛围。

在三天半的活动中,我们围绕课程和作业进行了非常深入的讨论。例如,在午休时去港汇观察中美购物中心的差异;在参访上汽临港工厂后的回程大巴上对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格局进行探讨;下课后,在带着沃顿小伙伴体验中国美食的同时也会对当天的课程、大家感兴趣的行业及产业进行讨论。我们一起思考,中美在许多行业实践上的差异以及差异形成的原因,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以及可以互相借鉴的新玩法。虽然许多时候并不一定能得出具体的结论,但能够从不同视角多维度地看待同一件事,对双方打开思路都有非常大的价值。

而我和沃顿同学的交流也并不仅限于自己组内的同学。由于每天的课程都会换座位,让我不断认识新的朋友。活动结束后我和二十多位沃顿的同学建立了联系,现在我们也经常在社交网络上沟通互动。在未来,我也希望参与SAIF的其他海外模块,也许下一次就会是他们在美国接待我了! ”

——郝梦杰 19FT

“ 我在4月参与了沃顿国际模块,有机会进入沃顿课堂聆听沃顿教授对不同领域所做的授课,受益匪浅。唯一感到遗憾的地方就是,整个活动期间有很多机会与教授交流,但没有能够与沃顿的学生沟通。而本次“高金-沃顿周”活动让我弥补了这个遗憾。

我认为,在一个活动团体中,由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成员带来的多样化越高,通过广泛及有效的交流后就能得到更多的收获。我们组共有7位成员, 5位同学来自沃顿(1位是EMBA,3位是全职MBA,另一位是大学一年级学生),2位同学来自高金。这样的年龄及学习项目组成带来的多元化很好,我们不仅在课件聊了课堂内容、嘉宾分享体会、两个国家的文化差异以及目前的贸易动态,也会聊聊生活中遇到的值得学习的经验教训。期间,我也学习了这所世界顶级商学院之一学生的诸多良好的思考及学习习惯,让我能够更加关注方法论的重要性。

这次“高金-沃顿互访项目”是一个很好的闭环活动,让我从中学到并总结了很多有用的关键词,比如“系统”“保持灵活”“回顾式总结”“不惧拥抱失败”以及“自律(特别是身体健康方面)”。希望未来学校能够组织更多类似的活动和学习项目,我也希望能够继续有机会参加,从不同的优秀的人身上习得更多的建设性和积极的因素,让自己在工作学习和生活能够得到积极的影响。 ”

——杨潇敏 17PTA
“ 对我来说,这次活动是让我在中国、在SAIF与未来的商业领袖们近距离交流的机会。在中国有许多与西方截然不同的企业,通过与它们的管理者进行交流,我希望能够了解在他们看来,这些企业如何在过去获得成功,中国企业与行业未来的机会在哪里,中国市场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我也希望能从他们获得一些实际的建议,帮助像我一样对中国感兴趣的,或与中国市场有紧密商业合作的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市场。当然,另一件重要的事是,在未来的几天和朋友们一起好好享受中国美食! ”
——Hocking Samuel 沃顿MBA
“ 我非常希望能了解SAIF的学生,和他们成为朋友,并通过和他们的交流理解中国文化。另一方面,通过这几天的课程更了解中国的消费者。中国市场在过去的几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希望能探索变化发生的原因并将这些洞察带回我在美国的公司,也许未来会有机会与中国开展更多合作与交流。 ”
——Govil Ashish 沃顿EMBA
“ 作为一个在沃顿求学的中国学生,我发现沃顿的课程很少有涉及中国市场的部分;另一方面,由于东西方市场和文化的区别,许多在沃顿所学的内容也不能完美地应用于中国市场。对我来说,了解中美双方的市场以及消费者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次课程中会有许多来自不同行业、企业的管理者的分享,如Nike等。我非常希望能了解这些企业在实践中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中国市场,以及如何深入地洞察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
——Cen Puti 沃顿MBA
“ 在我看来,学习是一个终生的过程。这个项目的最大优势是提供一个平台或机会——我们参加这个项目不是为了解决任何实际问题,而是想要通过不同形式的探索,包括讲座、小组讨论和实地探访来了解优秀企业的特性,真正融入不同的文化,获取更深刻的经验和更多的实践能力。我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能够有能力以多维思考方式去对待不同事物,用大格局的思路来决策未来更多的选择。 ”
——胥文怡 19PT
“ 本次课程很好地结合了前沿的营销学知识和中国新兴产业。由于本身工作的原因,目前我非常关注医药领域,相信能从相关课程中获得许多启发。通过与沃顿学生的交流,更好地了解世界顶尖商学院授课和学习的方法,这对我自身在SAIF的学习也非常有帮助。当然,能与对中国感兴趣的沃顿同学们保持友谊甚至未来工作上的交流联系,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一件事。 ”
——叶舒 18FT
“ 非常感谢本次“高金-沃顿周”的设计,真正地为我们和沃顿同学提供了进行充分、深入交流的平台。我所在的小组同学们背景多元丰富,因此,我们的话题并不仅限于本次课程聚焦的行业,而是围绕大家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从中外文化、生活方式上的差异(包括购物、饮食、交通、住房)到行业以及创业创新(包括新媒体行业的渗透与发展,中外移动支付的差异,旧金山的创新精神和成功率,中美零售业的营销策略),乃至沃顿MBA的课程和学习都进行了探讨。 ”
——朱宇晨 19FT

视频专访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