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交叉前沿论坛 - AI医工交叉,智能赋能健康

2025-05-25 14:00~17:00 上海

交大高金MBA - AI前沿交叉论坛

秉承上海交大探索前沿 “未至之境”的责任担当,相信“交叉复合”是AI时代重塑金融、科技与商业边界答案,交大高金MBA全新推出“AI前沿交叉”论坛。拆掉前沿技术围墙,破解交叉复合密码,每隔双周,汇聚顶尖学者、行业领袖与创新实践者,共话AI技术最新突破及其在科技、金融、管理等领域的跨界应用。

第一期 – AI医工交叉,智能健康新方向

医疗AI时代已经来临,加速人工智能与医学创新深度融合,AI时代的“医者仁心”与“工者匠心”如何双向奔赴?本期AI前沿交叉论坛,邀请来自学术界、产业界和沪上顶级医院一线业务实践者,共话未来医疗无限可能。

时间:5月25日下午

地点:闵行区申长路990弄T6号9楼,交大高金虹桥校区902教室

议程:

13:30-14:00 签到

14:00活动开场

14:00-14:30

医学超声AI之临床应用与穿戴式医疗设备研发

陈建刚 教授

教育部“春晖计划”学者,华东师范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研究员

14:30-15:00

脑机接口主动康复技术

束小康

上海交大校友,上海念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15:00-15:30

智能医美手术机器人产学研进展

林力 博士

上海交大校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主治医师

15:30-16:00

口腔种植机器人的发展和挑战

姚君 

上海交大校友,上海舍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

16:00-16:45

圆桌讨论:AI医工交叉产业发展展望

主持人:张永昌 高金MBA产教融合负责人

陈建刚、束小康、林力、姚君、高涵琪(上海交大附属九院口腔种植主治医师)、朱悦(上海交大技术转移专员)

16:45-17:00

合影&自由交流

嘉宾介绍:


陈建刚教授,教育部“春晖计划”学者,华东师范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研究员

中国医药教育学会重症超声分会副主任委员,亚欧儿童新生儿重症超声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整合医学学会新生儿重症医学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疗器械创新与应用分会常委兼骨科医工转化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声学学会生物医学超声工程分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柔性引进教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超声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兼职教授,河北北方学院客座教授,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优秀指导老师,上海中医药大学校外研究生导师,西藏大学校外研究生导师,西交利物浦大学校外导师,四川省医学科技奖获得者。

陈建刚教授曾任荷兰皇家飞利浦亚洲研究院高级科学家,牛津大学高等研究院(苏州)高级研究员,医学超声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Sensors客座副主编,Ultrasound in medicine and biology编委等。主要从事AI医工交叉研究,AI培训,经颅超声神经调控设备、可穿戴柔性超声设备、可穿戴生理监测设备研制。

陈建刚教授已发表国际学术论文50多篇,研究成果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IF:10.048)、Frontiers in Oncology(IF: 6.244)、European Radiology(IF:5.3)、Computer Methods and Programs in Biomedicine(IF: 5.428)等国际期刊,已获授权的国内外发明专利10多项,参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诊断与人工智能》一书。首创无线手持三维超声,获慈溪上林英才(2017年),宁波泛3315(2018年)和嘉兴红船杯(2024年)创业资金支持。


束小康,上海念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上海交通大学工学博士。研究课题为“面向卒中康复的脑机接口技术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共发表SCI期刊论文16篇,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养老科技专项”1项、东方英才计划领军项目1项。束小康带领团队研发了我国首款eCon-Hand脑机接口主动康复训练系统,产品共获得授权各类专利38项,并获得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林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主治医师

国内首位医工双博士整形外科医师,临床医学博士后,主要从事数字化整形外科医教研及产业转化工作,主持并获得国自然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面上科学基金、上海市超级博士后等5项课题及人才计划,参与省部级以上医工交叉课题13项,一作/通讯发表SCI论文20余篇,授权或申请国家专利15项,参编专著3部,获各级奖励3项,参编专家共识及行业标准3项。


姚君,上海舍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专业,硕士学历。智能数字化医疗领域17年产品研发、产品化及市场化经验,从底层技术及元器件研发拓展至多领域的产品创新,着眼并擅长多领域的技术组合及交叉应用。

2017年,创立上海舍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聚焦于数字化口腔医疗产品。在多个细分领域实现业内首创或国产替代,产品获得国外市场认可并在全球多个国家实现销售及安装,如口腔行业内第一台双操作臂手术机器人、业内最小的视觉定位装置并成功实现产品化及商业化、业内第一台融合面部扫描与颌面部运动追踪二合一产品,第一台国产高精度无牙颌印模定位仪等。


高涵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第二门诊部,口腔种植中心主治医师

毕业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获口腔修复学博士学位,日本东北大学访问学者学术任职: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美学专委会青年讲师,上海市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委会青年委员兼工作秘书,上海市口腔医学会口腔美学专委会青年委员,临床专长于种植与修复,尤其在数字化种植与美学修复领域具有丰富经验。曾荣获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美学专委会病例大赛一等奖。研究方向聚焦于口腔种植修复学数字化及人工智能化研究,主持院基金1项,参与国自然基金及上海市自然基金。已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其中SCI收录8篇,并参与撰写口腔医学专著两部。


朱悦,上海交通大学校聘科技成果转化专员、上海交盟种荟(联合创始人)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学本科,经济学硕士。具有中国注册会计师、基金管理人、证券投资咨询、高级技术经纪人等执业资质。至今历任上海交通大学校聘科技成果转化专员、上海交通大学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战略研究部副主任、上海高校智库协同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老年学学会老龄产业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等。2010至2014年入职上海交通大学之前,历任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分析员、国泰君安期货有限公司市场研究员。

朱悦深耕科技成果转化十余年,主导完成合成赤藓糖醇(5000万)、植物源新农药(1500万)等超20项重大技术转化项目,构建起覆盖"0→1→10→100+"的全链条孵化体系。其重点赋能领域聚焦于"长期+耐心+大胆+早小硬科技",成功培育壁仞科技(2000万)、未米生物(1500万)等高潜力科技企业,并打造交大系明星科创矩阵,涵盖奕柯莱生物、术锐机器人、图灵量子等覆盖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前沿领域的30余家标杆企业。凭借情怀驱动与专业积淀,他每年助力科学家团队实现科技成果变现超亿元,成为连接学术研究与产业应用的核心纽带。


主持人:

张永昌,上海高级金融学院MBA产教融合负责人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MBA项目组,交大高金MBA校友,原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招生官,高校系统十三年工作经验,长期关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交大高金MBA“科学企业家”系列活动主理人,MBA产教融合项目负责人。


后续活动安排:

第一期 5.25 - AI医工交叉,智能健康新方向

第二期 6.7   AI Agent,构建智能体桥梁 

第三期 6.21  AI大模型,助力金融行业数智化转型升级

第四期 7.5   基于AI大模型的高效工作流打造

第五期 7.19  多模态大模型及其行业应用生态

第六期 8.2   AI + 机器人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第七期 8.16  AI助力新药研发

第八期 8.30  AI能力与业务出海讨论会

具体活动讯息以实际安排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