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金/SAIF)是上海市人民政府为实现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国家战略,依托上海交通大学,按照国际一流商学院模式创立的国际化金融学院。自建院以来,高金以“汇聚国际一流师资、培养高端金融人才、构筑开放研究平台、形成顶级政策智库”为使命,为中国金融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
近日,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长,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MBA项目执行主任倪海英老师做客腾讯商学院《招办访谈》,围绕高金MBA项目的优势特色、培养方向、招生政策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与解答。
在国际上,商学院的兴起与商业、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工业革命后,商业管理的需求增加,尤其是代理人的问题凸显,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不再是同一拨人,这对管理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因此,英国、美国及欧洲各国率先意识到商业管理人才的重要性,并着手同步推进相关教育体系的建设。随后,中国紧跟国际步伐,自1991年起逐步引入并发展商学院教育,尤其是MBA项目,致力于构建适应国内需求的课程体系。然而在初期阶段,中国的MBA课程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技术等硬性行政化教学内容上,缺乏对金融市场的深入理解。
可以说,国内商学院从模仿到自主创新,走过了一段不易的历程。
在此背景下,高金应运而生,成为响应国家战略与市场需求的重要产物。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19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将上海打造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宏伟蓝图。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依赖于硬件设施的建设,更关键的是金融领域高端人才的培养与储备。
为填补这一关键缺口,上海交通大学携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斯隆商学院,引入国际先进的金融教育资源。具体而言,上海交大特邀斯隆商学院的杰出学者王江教授担任学术主席,引领并引入了斯隆商学院的优质课程体系,旨在为中国金融市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能力的精英人才。
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需求与战略考量,高金自成立以来,便拥有高度的自治权与灵活性,在教授选聘、课程构建等方面建立了自主、开放的平台,不断吸引全球顶尖的金融学者与教育专家加盟。也正是在这样的制度保障与环境滋养下,高金逐步成长为国内乃至国际金融教育领域的佼佼者。
高金是全球通过国际精英商学院联合会 (AACSB) 认证的最年轻的商学院之一,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更在国内金融教育领域发挥着引领作用。但倪主任指出,高金的成长过程并不容易,尤其是在落地时面临诸多困难:
首先,面对金融市场及其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探索阶段,市场普遍处于摸索之中,关于金融的本质、健康运行机制以及如何有效赋能实体经济等问题,尚无定论。因此,高金成立的初衷之一就是汇聚国际顶级师资,带来全球最好的金融市场认知和理论框架体系。
然而仅依赖国际经验是远远不够的。若要真正服务于中国市场,就必须深入了解本土实际,因此高金构建了自有的“智库体系”,积极参与国家及地方的重要金融改革研究,致力于将理论与政策研究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金融解决方案。
具体到实践层面,高金强调“教学与实践并重”原则:
一方面,学生将学习到金融创新产品的历史背景、风险评估等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他们还将深入了解这些理论在中国当前环境下的适用性,探讨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金融体系,特别是在可持续发展、气候金融、金融科技等前沿领域。
倪主任强调,正是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与实践模式,高金在成立初期便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也正是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高金的成功。
高金FMBA(金融MBA)项目是中国首个金融专业方向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项目,其最大的特色就是“金融”。事实上,自1908年哈佛大学开创MBA教育先河以来,金融就一直是MBA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哈佛首个MBA班级的课程设置中,金融相关内容如“银行与金融”及“保险”便占据了重要位置。
倪主任进一步强调,金融不仅是银行借贷和保险产品的简单集合,而是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血液,它渗透到商业活动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助力企业实现价值创造与健康成长。因此,在全球顶尖的商学院中,金融始终被视为MBA教育的核心板块,其地位不可撼动。
在此背景下,高金于2008年适时推出了FMBA项目,以其鲜明的金融特色著称,通过将金融课程、金融工具及金融逻辑深度融入教育体系,成为国内首个将金融置于核心地位的商学院项目。
这一创新之举,得益于高金汇聚了众多国际顶尖的华人金融学教授,他们的加入为金融部分的教学与研究注入了强大动力,使得高金在金融领域,无论在核心课程还是选修课程中,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设计FMBA项目课程时,高金广泛参考MIT斯隆管理学院的金融课程体系,倪主任提出,在引入这些课程时,高金主要面临三个核心问题:坚持什么、改变什么、领先什么。
1、构建全球视野的金融教育体系
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科学的全球视野金融体系,强调技术性和科学性的培养,例如学习货币基金市场的创新背后的监管套利、风险识别等;
2、融入中国实践,聚焦科技金融
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在课程体系中增加科技金融、金融科技、可持续金融和养老金融等内容,通过案例分析和实战演练,帮助学生理解从概念到市场、从车间到量产、从量产到资本化的全过程;
3、探索未知,引领金融教育创新
紧密关注市场动态和学术前沿,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程体系中,并在课程设计上,坚持体系化的原则,确保每门课程之间都有紧密的联系和衔接。
在过去的十五年里,高金的师资建设历程,倪主任用了三个字来概括,那便是“了不起”,它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在培养高端金融人才方面的坚定决心与卓越能力。
面对国内高端金融人才稀缺的现状,高金采取了三项关键策略:
一是不惜重金引进国际顶尖人才,二是全方位考虑并努力解决引进人才的生活与工作需求,确保他们愿意并能在上海扎根;三是致力于本土人才的培养与成长,通过长期规划与持续投入,逐步构建起一支具有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
学院充分利用上海市政府与上海交通大学的资源优势,为教授们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与保障,从子女教育到工作环境的优化,无不体现出对人才的高度重视与细致关怀。他们积极参与中国金融研究院的工作,作为政府智库的重要成员,深度参与各类金融项目的规划与咨询。从新兴商业模式的探索到数据要素的市场化应用,教授们以其专业知识与实战经验,为企业提供宝贵的建议与指导。
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中,国际化已成为众多商学院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对于高金而言,国际化并非一个刻意追求的卖点,而是自学院建立之初便深深根植于基因之中的特色。
当前,高金已与MIT、沃顿商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等众多全球顶级商学院建立了紧密而多元化的战略合作关系,开展国际交换生、海外短期课程和双学位课程等合作。高金在国际化项目的设计上,注重以下几个核心要素:
1、相关性
项目需与学院的基因和优势紧密相关,如高金与沃顿的合作便聚焦于财富管理和金融领域,充分发挥了双方的专业优势;
2、认真规划
学院在项目启动前进行详尽的规划,从教授选择、课程组合到学生提前学习、过程复盘,每一个环节都力求精益求精;
3、学生自主性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项目,提前进行大量阅读和研究,以便在交流过程中能够提出有见地的观点和问题;
4、深度交流
通过课堂内外的全方位交流,如与教授共进餐、参观企业等,加深学生对国际商业环境的理解和认知。
在探讨商学院如何能够持久且充满活力地发展的道路上,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便是校友群体的作用。倪主任认为,学生进入商学院,期望在学习生涯中带走三样宝贵的东西,其一是可迁移的技能,其二是丰富的经验,其三是建立自己的生态圈。
因此,商学院需要花很多“心思”来建设校友资源,倪主任列举了高金的一些举措:
1、终身学习计划
高金与校友保持紧密的联系,定期走访,了解他们的职业发展动态和学习需求,并针对校友在工作中遇到的新挑战和新机遇,设计一系列终身学习课程和项目;
2、导师制度
邀请优秀的校友成为MBA学生的导师,通过一对一或小组指导的方式,将他们的宝贵经验和人生智慧传授给年轻一代;
3、生态圈的拓展与深化
通过举办各类论坛、研讨会和社交活动,为校友提供了展示自我、拓展人脉、寻找合作机会的平台,进一步增强校友归属感和凝聚力。
谈到高金今年的招生政策,倪主任提到有两个主要方向值得同学们特别关注:
1、SAIF Journey
自6月起,SAIF Journey在上海、北京、湾区三地正式启动,涵盖“行业洞察”“职业探析”“学习规划与反思”三个主要模块。截至目前,全国各地每个模块的第一次课程已经开设,每次课程大约有一两百名学生参与。因此,非常建议今年的MBA申请人在了解和报考高金的同时,加入SAIF Journey,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学习;此外,SAIF Journey还融入了职业导师交流环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建议。
2、科技金融方向
7月21日,高金正式对外公布MBA科技金融方向招生信息,与上海交通大学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创业创新中心、交大未来小苗基金及多个优势学科深度合作,强强联合,旨在培养能够深刻理解科技创新从概念到产品再到市场全链条的复合型人才。在这个方向上,学生将深入学习如何在快速变化的科创领域中,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商业战略与资本战略。
在访谈最后,倪主任寄语广大备考生:“在这个充满变数与挑战的时代,作为年轻人,或许会感到迷茫与不安。但只要坚定信念,把握住自己的方向,相信金融的力量,相信市场的力量,相信规则的力量,相信企业家的力量,那么未来的路无论多么崎岖,我们都将走得更加坚定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