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R展:打开一扇通往以色列的门
2019年3月10日,以色列国际模块在行程结束归国一个月之际,举办了以色列Poster展。参加该模块的6个小组同学从以色列宗教文化、教育、科技、创新、创业、经济与商业等多方面,将所见、所学、所思凝练成一张张海报,游学不仅仅是在异国他乡上课和参访,更多是对异域文化的吸收与反视,多打开几道门几扇窗。
主题:创新 第一组:郑雪、孔令伟、达布纳、王佳莹、叶舒、李剑、李姣 | |
主题:经济 第二组:金晓峰、朱端宜、杨露露、王颖劼、徐思敏、唐果、汪汇 | |
主题:宗教 第三组:裴鹏、童峤静、刘赛格、王瑾惜、陈麟、金鸣 | |
主题:科技 第四组:沈洁、王建伍、池丽媛、孔繁崟、徐慧、黄薇 | |
主题:文化 第五组:贾燕丞、刘念、林佳佳、王亚运、董振琳、吴小霞、奥倩 | |
主题:创业 第六组:侯荣杰、庞颜颜、杨潇敏、缪巍巍、刘丽红、章琳菲、陈红 |
我所理解的游学项目的精髓不在于“游“或“学”,而在于“行”。因为“游”者游离在外,“学”者难得要领,唯有“行”者追求通过比较古今中外而知行合一。犹太民族的聪明智慧和对国际社会的贡献只是表象,对教育的重视是信仰之外,左右国运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贾燕丞
整个课程给我超预期的感受。对我自己而言,我更进一步真实体会到大环境和制度对个体的影响,开放的思想与对失败的包容能够激励新点子,并鼓励人们不断尝试,而背书机制的设计也能起到巨大的激励作用,对于所信仰的(我这里说的不一定是宗教信仰,而是个人或者社会对某一种原则的笃定坚守,并且这种原则是具有道德性和积极性的)而不断追求。以色列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也使国民本身有着一种危机感,这从某个角度讲就被迫也有利的成为一种天然的“激励”。
--杨潇敏
从降落到起飞,以色列充实的六天五晚行程带领大家交错穿越在这个建国仅70年的发达国家的历史和现代。从罗斯柴尔德家族兴起,到欧洲犹太人大屠杀,再到如今举世闻名的创业之国,这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希望之魂深深触动了我,虔诚的信仰支撑犹太民族走过几近灭族的苦难,继续闪耀在人类文明历史中,犹如哭墙承受着百万人流亡之苦的哭诉和祈祷,依然屹立在神的应许之地耶路撒冷。谨记“金钱一旦作响,坏话随之戛然而止”。
--郑雪
本次游学让我收获最大的并不是以色列的科技,而是他们展示科技的手段和他们的民族个性。他们自信坚韧-离不开刻在骨子里的宗教信仰,也离不开全民参军造就的良好体能、强大心理;他们拥抱失败-他们是发自内心地接受失败、认可失败、欢迎失败的。
他们多元融合-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生态去共存和合作。这三者相辅相成,循环渐进地推动了以色列的创新和变革,造就了如今现代活力的特拉维夫、多元美丽的耶路撒冷…
--徐思敏
难得有机会跟大家全天在一起,不同年纪专业背景的人在一起,包括同学、教授、老师、当地导游、翻译、游学公司工作人员等,从大家身上都学到了很多,开阔眼界,无论是以色列当地的风土人情,还是价值观生活方式态度。比如从教授身上学到了思辨精神,从行前课程就一直在提问,为什么犹太民族持续遭到各国人民的迫害,即使在以色列当地听了很多犹太民族悲苦故事,仍能不陷入情绪跳脱思考。跟游学公司的工作人员了解了游学行业生态,各学校各项目世界各交流地的情况。跟翻译小姐姐聊生活方式的转变,从并无任何翻译证,只是想做翻译,到后续为以色列总统翻译,回国后继续freelancer的生活,看到生活的多种可能性。
以色列的建国,其实就是世界范围内非常艰难的一次创业,千年后要在别人的国土上重新建国,涉及到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能做成不可谓不伟大。这也源于犹太民族的特性及其历史文化,以色列的创新创业发达,与此也有很大的关系,了解犹太民族的历史文化,也是很好的机会了解其创新创业的途径。
--达布纳
这次旅途,不仅仅去观世界,更想从中能够学习到这个国家的民族精神,通过亲身经历,能够全身心投入到那个国度的氛围,感受当地的各方面的文化,期待这一次旅行中寻找到自我。愉快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不论从课程内容,行程设计,食物,住宿出行等这些方面,这次游学远远超过了我的期待。和同学老师们一起出游在距离祖国数千公里的海外,加深了和大家的链接和沟通,主要得益于负责游学的老师们和同学们之间的互帮互助。同时更是在行走的路上,不忘初心,不断反思总结自己,以终为始,坚定自己的目标,怀着包容的心态,不断清空,不断更新。
世界若有十分美丽,九分在耶路撒冷。世界若有十分悲伤,九分哀怨在耶路撒冷。走在耶路撒冷的上下坡路,看着万家灯火,那里的空气放佛在低声倾诉着.......让人不禁放下了脚步。在哭墙祈祷,来自不同肤色的人,手持圣经,喃喃低语,嘴角搐动,不时擦拭着眼角,祈祷完毕,倒退着走出,如果没有亲自经历一遍,无法深深触动内心的感受那道墙的魔力,站在那里,内心是如此的平静,感觉每个人都被耶和华爱着接纳着,感觉到自己双脚真实有力量的站在这片热土。
--吴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