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 校友风采 - 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
他曾经是核电工程师,参与过国家重大科技专项AP1000核电配套工程的引进和开发;他在职业生涯迷茫时,入读高金金融MBA项目,弥补自己在金融知识方面的短板;他选择了一条金融赋能科创的新路径,积极探索科研、金融和管理相结合的新模式。

 在高金补足短板

“深远和长久的影响”是王晓翔对高金这段学习经历的体验。

本科毕业后,王晓翔进入了核电系统,在核工业无损检测中心从事全国核电站的役前检查、在役检查等运行维护工作。工作几年后,随着我国确定引进美国西屋电气的三代核电技术AP1000并进行消化吸收,王晓翔所在的核电运行维护团队也承担了其中一个重要的任务:美国最先进的核电站运营维护机器人技术的引进和开发。核电站有很多的关键设备,比如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等,这些关键设备都需要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处在高放射性环境中的设备必须用机器人来进行维护,通过机器人进行关键设备的检查和自动化检测。这些监测机器人背后就是王晓翔和工程师团队的身影。

2015年,随着AP1000分别在山东海阳和浙江三门成功运营,王晓翔和团队也顺利完成了这项国家任务,成功的引入了美国的相关技术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开发。但此时的王晓翔也面临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转折点,虽然每建设一个三代核电站都需要新增相关的检测机器人,但更多都是在此前研究基础的上复制,趋于流程化也失去了挑战性;加上天性希望探索与突破,一眼能望到头的稳定工作让他开始重新思考未来的方向,“我是一个喜欢折腾的人,年轻时喜欢足球、篮球,年纪稍微大一点又开始玩摄影。在职业生涯上,我也希望有一些折腾的过程。”

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2015年,王晓翔做了两个重要的决定:第一个是从国有企业离职,离开了从事了10年的工程师职业生涯,“其实当时还没有想好具体的方向,就决定先离职,通过读书深造充实自己。”第二个是在一位高金08级MBA校友的影响下,选择了报考高金金融MBA,“我当时想的是能在金融方面把知识框架建立起来,对自己的认知面进行更新;同时,也对自己的社交圈子有一个补充。”

回顾高金的学习,“深远和长久的影响”是王晓翔对这段学习经历的体验。金融学原理、会计学原理、公司金融、企业管理……即使多年以后,王晓翔依然记得这些课程,并能将其中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和创业中。“无论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看财务报表,还是与银行、股权基金等金融投资机构的沟通,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都能学以致用。” 


其次就是思维方式的改变。在王晓翔看来,“思维定势”是职场人非常容易陷入的认知误区,“工作时间久了,受到岗位、视野和所处环境的影响,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向难免被‘固化’,但金融MBA学习所带来的金融视角与思维,让我开始尝试以另外一种方式思考问题”。

社交圈子的改变也是学习过程中所带来的惊喜。高金的同学、老师、校友,几乎覆盖金融行业各个细分领域;同时,与来自其他实体行业的同学沟通交流也带来不一样的视角,这些都是王晓翔在此前的工作中不会接触的。“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需要建议或者寻求帮助时,总能寻找到合适的人。而高金人的身份也让我有动力和责任感去做好每一件事,将优秀变成一种习惯。”



 探索科创新路径

一次交大校友“接力”完成的技术攻坚,让王晓翔感受到交大在科创生态圈的深厚积淀,以及遍布在产业链各个维度卧虎藏龙的校友资源。

2016年年底,在参与了两个并购尽调项目后,王晓翔开始思考未来十年的职业方向,也与一些校友进行过交流和讨论,最后决定瞄准科创方向。在看到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应用、与企业转型升级之间存在非常大的鸿沟后,王晓翔决定为科技成果转化领域做点什么。“我们的初心就是希望能把高端的科研技术和实业对接起来,能在中间形成一个桥梁。”几位志同道合的交大校友一拍即合,组成一支在金融、管理、技术等各方面各有所长的团队,以“金融+管理+技术”开启科创之旅;更重要的是,他们希望能探索出一条新路径,将交大的“科研优势”结合高金的“金融力量”,让高校的先进科研技术落地产业实践,形成可复制的科创新模式。

2017年,王晓翔与合伙人共同创立了上海岳乾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寻找激光应用领域的市场机会。

开拓市场并不容易。在与下游产业的不断交流和磨合中,他们从客户教育开始,让产业端客户切身感受到激光工艺对传统产业带来的变革意义。比如煤炭行业广泛使用的一种零件此前都是采用电镀工艺,需要一年检修一次;但使用激光涂层技术后,可以做到五年检修一次。其次是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卡脖子”的难题,比如团队就曾经使用超快激光的方式帮助某国内半导体企业解决了光刻机的一些核心部件的加工问题,而这个问题恰恰是传统的加工方式所不能解决的。在这个基础之上,他们与这些客户形成良好的互动,形成了“问题-解决-迭代”的良性循环,业务已经逐步聚焦到了激光表面改性、激光微纳加工、功能涂层等细分领域。

也正是在与下游产业交流和逐步聚焦的过程中,王晓翔对岳乾激光的社会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不少公司把一个产品做到80分、90分之后就没有动力进一步提升了,但我们希望岳乾能够做出90分以上的产品和服务,深耕技术,赋能产业,在细分领域做到极致,成为一个能为中国产业发展有价值、有贡献的专精特新企业。”

一件有意思的事发生在“盾构机密封环表面强化”的项目中。在尝试中,团队发现激光熔覆工艺会让壁厚很薄的密封环变形,“这就意味着这个项目可能不适合用激光熔覆技术来实现。”但抱着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在激光涂层方法走不通的情况下,团队来到交大材料学院进行交流,想到了用更好的原材料来取代传统密封环材料,从而达到激光熔覆后的表面强度。

但随之而来的是第二个问题:原材料硬度过大,在机加工时可能会面临障碍。于是王晓翔和团队又在奉贤找到了交大七十年代的老校友,他所创立的公司具备很强的机加工能力,用他们的技术解决了问题。但在装配时客户又遇到新的问题,由于产品的装配匹配精度要求非常高,而直径几米的密封环在加工时产生了形变,需要进行矫正,在一位交大教授的指引下,团队在船舶行业找到了一位老师傅,通过火工矫正的方式将产品最终矫正完成。“我们不服输,觉得一定要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另辟蹊径,反而变成一件好事。”这段经历也让王晓翔感受到了交大在科创生态圈的深厚积淀,以及遍布在产业链各个维度卧虎藏龙的校友资源。

几年的创业经历也让王晓翔对创业和金融的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创业企业就好比是树,金融就是水。树的成长离不开水,但必须要合理。水小了不行,水大了也不行。”理解金融和技术的价值,才能真正让金融赋能科创。

结合自己的工作和创业经验,作为毕业五周年校友,王晓翔也给年轻的校友们提了两点建议:“保持好奇心,遇到不懂的问题一定要‘知其所以然’。第二,在执行方面,无论是工作、创业还是生活,最重要的是勇敢跨出第一步,跳出舒适圈,勇敢接受不一样的人生。”